福鼎白茶人推荐:张时定传

福鼎白茶人推荐:张时定传

59阅读 2021-09-01 01:54 人物

“榜样茶人”张时定

生平简介

张时定先生1937年出生于福建福鼎白琳茶叶世家,其祖父、父亲是白琳工夫茶的著名制茶工匠、出口商。1959年毕业于福安农业专科学校茶叶专业。此后一直从事茶业相关工作,至今已60余年。其工作经历及其对福鼎茶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具体如下:

上世纪60年代初与江孝喆等多名茶叶科技工作者在福鼎县政府创办的白琳翁江国营茶场开办福鼎县茶叶研究所,进行茶苗短穗扦插技术、茶叶加工等综合研究,为福鼎白茶、福建雪芽、白琳工夫红茶、毛峰绿茶、太姥莲心茶等名茶的良种化做出巨大贡献。80年代初,改良后的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经农业部茶叶研究机构认定评为国优良种,即“华茶1号”、“华茶2号”,从此为白茶和福鼎其他茶类的开发掀开新的篇章。

在茶科所期间,还配合福鼎市茶叶局实行旧茶园改造,推广免耕密植技术,解决了旧茶园茶树下易杂草丛生且茶树高、枝干散不易采摘以及产量低等生产难题。在翁江茶场做试点并全面推广,形成了现在茶园一垄垄免耕密植的景象。由此全市茶树种植面积大大增加,产量大幅增长,为茶叶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促进福鼎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1980年分别担任国营福鼎茶厂白琳初制厂车间主任、副厂长。期间制作的“白毫银针”、“白牡丹”、“鼎琳花茶”荣获省优产品称号。

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9年由宁德地区评审委员会确认为“工程师”职称,是我市改革开放之后的首批制茶工程师。

1990年被评为全县先进工作者。

1991年担任磻溪湖林国营茶厂厂长。

90年代由于茶叶生产快速发展,手工制作已适应不了生产的要求。福安社口茶科所研究以机械来代替手工生产。鉴于张时定同时具备扎实的制茶技术以及娴熟的泥水匠技艺,受福鼎市茶叶局派遣到福安社口茶科所学习两项新技术:即从单锅手工杀青改为单锅机械杀青,再发展为双锅、三锅、滚筒式机械杀青生产;将原有的炉管灶改造为无烟灶和锅炉。学成回来后,由福鼎市茶叶局招集各镇农机人员和泥匠集中在翁江茶场和翠郊茶厂传授技术并全面推广。新技术的推广有效地提高了茶叶加工的效率,产量大幅增加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在这期间还曾受沙县茶叶局聘请到该县指导改造无烟灶。

1996年退休后,受广西横县花茶加工厂聘请,到横县窨制花茶。两年后回来,先后在福大茶叶公司、北京茶叶公司(承包梨湾茶场茶厂)、福鼎白茶公司(福鼎硖门瑞云)、宁德赤溪茶叶公司等指导福鼎白茶、工夫红茶制作。

2008年受贵州省石阡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聘请,到该县指导培育无性繁殖短穗扦插苗230亩,并指导工夫红茶制作,使久已失传的黔红恢复了生产。

2010年制作的“白琳工夫”荣获宁德市第四届茶王赛红茶类金奖。

2018年3月被福鼎市白琳茶业协会授予“终生茶人”荣誉称号并聘为技术顾问。

2019年被聘为中华封茶祈福大典评审委员会专家顾问。

2020年设立张时定工作室,为白茶、白琳工夫红茶工艺继续研究探讨。同年被福建省大学生创业扶持促进会聘请为创新创业导师。

清代至民国,闽商、广商齐聚白琳收茶,卖茶。白琳因茶而兴,俨然是福鼎最繁荣城镇,福鼎周边乡镇的人来此谋生,或经商、或因公务,或以手艺,或直接以制贩茶为生。从管阳、磻溪、泰顺、柘荣、平阳等地纷纷来白琳落户。

上篇

管阳碧峰张氏是当地望族,张时定的祖籍就在碧峰西山村。曾祖父张筠斋是痒生(痒生在清代是秀才的学名),年轻时经营茶叶,加上勤劳节俭而发家致富,在旧屋旁三罗天建有广厦(谱牒有记载);其祖父张达卿行武出生,张达卿奔着白琳强大的商业气息而去,在白琳经商和制茶、卖茶,为子孙在白琳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传到张时定的父亲张岳如,继承了祖、父辈做茶卖茶的衣钵。民国10年,张岳如与人合伙经营“普后馆”(相当于当今的茶叶公司,现下蔡厝对面)。张岳如师承祖辈制茶技艺,加上在白琳浓厚的茶氛围,练就了一手制茶好手艺。“普后馆”茶馆经营白琳工夫红茶、白毫银针、莲芯米绿茶等,张岳如经常到宁波、上海一带卖茶。

碧峰张氏宗谱

张岳如夫妇共生下5个子女,2女3男。张时定出生于1937年,兄妹排行第4,家道中兴,其乐融融。因为母亲是点头柏柳村人,外公和舅舅都是从事茶叶生产制作与经营,从小在自家与外公家耳濡目染长辈们的茶叶加工,是一个从小在茶区长大的人,注定一生要与茶叶打一辈子交道,命运悄悄地决定着他会成为一个地道的茶人。

张时定童年在白琳文昌阁学堂愉快地度过,勤奋又好学,因此学业优异,小学毕业时,仅有夏品金、张时定等6个学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母亲方桂英在张时定小学毕业那年抱病撒手人寰,他与年幼弟弟在父亲与2个姐姐看护下长大。

1947年,张岳如在一次外出销售茶叶被土匪作为人质遭遇绑架,需要4000大洋的赎金,家中倾尽全力拼凑3500大洋把他赎回,再加上1949年茶叶销售出去后,钱款无法收回;持续不断家中出现变故,一下子,使原本小康之家步入家境窘迫。因为父亲张岳如在民国政府任过职,土改期间,张时定的家庭经济已经属于贫困阶层,但还是评为地主成分。张时定还是依靠2个姐姐的赞助,才在福鼎一中完成了初中的学业。

1951年,张时定参加白琳业余京剧团的训练。在闭门排练的初始阶段,进行舞台基本功训练,起早贪黑,风雨无阻,不分严寒与酷暑。经过年少时的历练,成就了张时定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

福建省福安农业学校毕业证书

195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建省福安农业学校(简称福安农校,现为宁德职业技术学校)。时福安农校校长任益民,是一位资深的茶叶专家;农校设有农作物栽培、茶叶专业、畜牧兽医等专业,从白琳茶区走出去的张时定义无反顾就选择了茶叶专业。

福安农校集中了大量优秀茶学教师,有喻立景、郭佩珍、潘崇环等一批优秀的教师,除了学习高中教材,专业课程有茶树栽培学、茶叶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生物化学等科目;更重要的是农校有将近200多亩的茶园基地,供学生学习栽培、育苗等,为日后学生学成后马上能投身生产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在农校学习期间,张时定学习刻苦认真,只有生物化学一门4分,其它学科全部5分,张时定还担任团支部书记、学生会主席等职,学成3年后于1959年毕业,原本分配南平地区,恰值宁德地区需要大批茶业专业毕业生,到福鼎农工部报到时,因家庭成分不好还差点安排不了工作,几经周折,张时定分配到福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福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国营翁江茶场同一块牌子,两个机构。1959年夏,张时定与茶叶专家江孝喆、郑秀娥,福鼎的杨祖镇、马坚忍等多名茶叶科技工作者,在翁江茶场创办福鼎县茶叶研究所,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茶苗短穗扦插技术为课题进行全方位研究与实践,开辟茶树品种园进行茶树品种品质比对,开垦茶山种植茶苗改良原有茶园,起示范推广作用。

1958年成立的国营福鼎茶场隶属于省农垦厅,属地区农业局直辖,是正科级单位。设立国营茶场的目标任务就是大面积繁育国优茶树品种,并加以推广。之前,茶树短穗扦插育苗在福鼎县桐山玉塘老区农场实验获得成功,短穗扦插育苗在福鼎境内的茶树栽培技术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原来的茶树都是用压条繁殖和种子繁殖育苗。

压条繁殖俗称“炉”苗,即在母树身上的枝条通过环状剥皮后,埋在土壤里生根而进行无性繁殖新的茶树,用这种办法繁殖的茶树,比用种子繁殖的茶树性状稳定,茶叶品种与产量也有保证,但最大的缺点就是茶苗繁殖速度慢,茶苗供应量严重不足;种子繁殖虽然较便利,但繁殖速度较慢,更重要的是茶树性状、品质变异大。利用茶叶短穗扦插育苗成功后,就能大量培育“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又能保持茶树的优良性状。

张时定任工程师资格证书

最早的茶树扦插技术,扦插的枝条长达7寸,而短穗扦插的枝条只有一片叶一个芽,长1.2寸左右,这对繁殖“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这2种茶树在全县植株数量有限,如果能把接穗从7寸降低到1.2寸,就可以节约大量的茶树枝条。

初期短穗扦插育苗,扦插前插条还要用白糖蘸,并且要在苗木上方覆用茅草遮荫,过程十分繁琐;而且产量低,亩产只有7.5万株,远远满足不了原定目标和大面积推广茶树的需要。江孝喆与张时定等人反复进行实践、研究再实践,省去了白糖用料;用当地盛产芒萁草遮荫,既简单又便捷地培育茶苗,短穗扦插成活率大幅提高,亩产达到28万株左右。

扦插的产量上去了,究竟哪种茶树品种更优,品种选育也是重要课题。国营翁江茶场从翁江涝旱洋(又称劳改洋)划出土地120亩,供扦插育苗科研用,福建省政府农业厅也派茶叶技术员到场部指导交流指导。张时定与江孝喆、郑秀娥等人开辟品种园,种上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歌乐茶、早逢春、菜茶等当地茶树品种,引进福安大白茶、 政和大白茶、云南大叶种、铁观音、毛蟹、金观音、梅占、奇兰、佛手、浙江本山等茶树品种15个做对比试验。经过对比试验,选出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最适合福鼎土壤气候生长。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不仅产量高,生产的红茶、白茶、绿茶质量好,因此,福鼎县政府大力在全县进行全面推广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

那个时代农业机械运用几乎为零,尤其在用土方面,整理苗床需要用到大量的黄壤土。每个茶树品种扦插都需要5畦长长的苗床,需要大量的黄壤土供应。怎么才能节约大量劳力运送黄壤土?张时定开动脑筋,发明了空中运土的技术,轰动一时,后经不断进行改进,把对面山上大量黄壤土运到苗圃进行耕作、整畦、扦插。

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苗年产从原来只有几十万株,上升至几千万株,福鼎的茶园改造也用福鼎大白茶替代了菜茶,全国各地也纷纷到福鼎引种,媒体、报刊纷纷报道了国营翁江茶场培育茶苗成功经验,吸引了全国茶叶专家的关注。

1965年,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苗被全国茶树品种研究会确定为全国推广良种,并列为全国区试的标准对照种。1985年,国家茶树审定委员会认定福鼎大白茶为华茶1号,福鼎大毫茶为华茶2号。

下篇

上世纪60年代,茶叶的生产量需要大幅度的提高,原有的茶园、茶树产量很低,全县必须要进行旧茶园改造。在翁江茶场瓜园山配合茶业局进行旧茶园改造,将原来单丛茶园(2米×2.5米一丛),杂草多,产量低的茶树进行台刈拼行,新垦茶园茶树0.5×0.5米两行条栽,形成免耕密植茶园作为示范推广茶园。同时与翁江茶场的本杉、光辉、祖额等人到外宅马仙宫北山测量,开垦荒山200多亩发展密植免耕茶园。

1969年,张时定受家庭成分的影响,被剥夺了在茶树研究所工作的权利清退回家。为了生计,张时定只能放弃了深深酷爱的茶业专业,跟随师傅学习泥工活,学艺3年,1972年,好学的张时定很快成为娴熟的泥水工,成为白琳有名气的工匠。

张时定

上世纪70年代,恰值福鼎的茶叶加工生产快速发展,茶叶手工制作已适应不了生产的要求。福安社口茶科所研究以机械来代替手工生产。张时定因同时具备扎实的制茶技术以及娴熟的泥水匠技艺,受福鼎市茶业局夏品恭副局长的推荐,派遣到福安社口茶科所学习两项新技术。

从单锅手工杀青改为单锅机械杀青,再发展为双锅、三锅、滚筒式机械杀青生产;将原有的炉管灶改造为无烟灶和锅炉。张时定十分认真的学习,学成归来后,由福鼎市茶业局招集各镇农机人员和泥匠集中在翁江茶场和翠郊茶厂进行传授技术并全面推广。新技术的推广有效地提高了茶叶加工的效率,茶叶产量大幅增加满足了时代的要求。

这期间,张时定还曾受福建省沙县茶业局聘请,到该县指导改造无烟灶。沙县生产茶叶的炉灶技术一直没能掌握,得知他是福鼎炉灶改进专家,专程邀请他到当地去指导,很快就查找出炉管模型密封的原因,经过张时定指导后,技术得到改进,茶叶产品质量得以提升。

张时定红茶工艺讲授稿

1979年,福鼎组织部落实党的平反政策,张时定不公正待遇得到平反。他被分配到福鼎茶厂白琳初制厂重新工作,正式成为茶叶工人,他感觉焕发了第二个春天,认真投身制茶工艺学习。1980年后,分别在茶叶初制、精制、茉莉花茶担任车间主任。

白琳茶厂刚分配许多茶校的毕业生,跟随他学艺,他十分严格管教,教育他们要做茶,先学会做好人。许多青年爱留长头发,穿流行服装,他要求手下年轻人必须一律按车间要求,不许蓄长发,穿戴工人服装上班。在生产技术上,他毫无保留地向年轻人传授各种技艺技能。

在茶叶加工生产方面,他向白琳茶厂领导建议,恢复已经停制多年的白琳工夫红茶,使历史名茶的加工不至于断层。在制作茶叶技术方面精益求精,每次选送的白毫银针、鼎琳茉莉花茶、白牡丹都荣获省优产品,白琳茶厂在福建省茶行业名气也因此越来越大。

1985年,身兼白琳茶厂副厂长和茉莉花茶车间主任的张时定,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在茉莉花茶叶加工季节,每天休息不到几个小时,与工人们打成一片,一天茉莉花收购量达3、4万斤,只有16个工人的车间,工作超负荷运转。精制茉莉花茶工作经常要抢时间,争取在茉莉花开时把香气完全留住。普通的茉莉花茶需3窨1提,高等级的需要6窨1提,茉莉花茶茶生产既繁琐,又精细,他每年都能带领工人们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最多年份生产9千6百担茉莉花茶。

他在白琳茶厂期间,不断虚心向老一辈茶人学习各种制茶工艺,绿茶、红茶、白茶、茉莉花茶等,成为全能的制茶师。他又发挥匠心精神,投身茶行业,以厂为家,生产季节,置身第一线;妻子与大儿子张忠勇部队复员后也成为白琳茶厂的工人。1986年,张时定在白琳茶厂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党员。

1989年,因工作需要,张时定调任国营湖林茶厂任厂长。主持湖林厂工作期间,详细向工人们了解工厂情况,工厂存在哪些问题,走群众路线。湖林茶厂的茶叶资源丰富,有过剩的产能。在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烘青绿茶和其它生产任务,开辟生产白毫银针、新工艺白茶等,为茶厂创收资金。根据湖林茶厂的情况,把结余的经费用于改善国营湖林茶厂的设备设施,同时建设会议室和托儿所,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工人的待遇与福利,多年后湖林茶厂的老工人依旧感怀他为民办事的故事。

全县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

1990年,他因工作突出,被评为全县先进工作者。同年,由宁德地区评审委员会确认为“工程师”职称,成为改革开放之后的首批制茶工程师。

1996年,从茶厂退休后,拥有一身制茶技术的张时定,受广西横县花茶加工厂聘请,到横县指导当地工人窨制花茶,在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制茶师。

回到福鼎后,福鼎的白茶还没有兴起,他先后在福大茶叶公司、北京茶叶公司(承包梨湾茶场茶厂)、福鼎的白茶公司(福鼎硖门瑞云)、宁德赤溪茶叶公司等地,培养、指导工人生产白茶、工夫红茶、茉莉花茶等,传承制茶技术。其中,2010年在福大茶叶公司制作白琳工夫红茶荣获宁德市第四届茶王赛红茶类金奖。

2010宁德市第四届茶王赛红茶类金奖奖牌

2008年,受贵州省石阡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聘请,到该县传授培育无性繁殖短穗扦插苗230亩,并指导工夫红茶制作技艺,使久已失传的黔红恢复了生产。

2009年,儿子张忠勇创立“金山堂”茶叶公司。他专门指导他们制作福鼎白茶技术,使白茶传统的日光萎凋、炭火烘焙等制作白茶技艺得以传承。每年在管阳碧峰故里,生产制作一批福鼎白茶,成为“金山堂”的白茶拳头产品。

张时定早年茶叶科班毕业,是福鼎为数不多的资深茶人。他一生事茶,兢兢业业,种茶、制茶的理论扎实,各种茶类的制作技术娴熟,年逾8旬,仍思维敏捷,为人谦虚,诲人不倦,品德高尚,是一位专注茶叶科研的老茶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为福鼎的茶业默默做出贡献。

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的培育与推广离不开他的辛勤耕作;70年代,茶叶加工机械化茶业大发展,离不开有他带头学习机械化生产的技艺进行传授推广;在国营白琳、湖林茶厂担任厂长期间,其制茶技术日臻成熟,为年轻一辈的茶人进行传、帮、带;退休后依然活跃在生产、制茶第一线,在福鼎白茶尚未兴起就传承传统制作白茶工艺。

张时定与其徒弟

如今,他为白琳工夫红茶的复兴不停地进行探索,为了寻找适合制作白琳工夫茶的茶叶不辞辛苦爬上一座座茶山;为提高新一代茶人制茶工艺多次亲临各个大小茶厂车间作现场指导并传授白琳工夫茶的制茶技术;亲自整理原来的手工抄写白琳工夫红茶的资料,参与到制作红茶中来,不断进行实验,审评,努力恢复白琳工夫红茶最佳时期的口味。他大力支持白琳老街“茶旅”复兴项目,携众徒将茶饼拍卖所得11.4万悉数捐赠予老街复兴项目,反哺这方水土。

2018年3月,张时定被福鼎市白琳茶业协会授予“终生茶人” 荣誉称号,2019年被聘为中华封茶祈福大典评审委员会专家顾问, 2020年,在福鼎玉琳古街茶业公司设立工作室,为白茶、白琳工夫红茶工艺继续研究探讨,被福建省大学生创业扶持促进会聘请为创新创业导师。

他不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榜样茶人!

张时定与其徒弟

来源:福鼎市茶文化研究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茶叶耐不耐泡,跟什么有关?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一夜之间风云突变 毛茶价格下跌为哪般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